鳴石樂集樂壇新秀《炫·麗·幻·象》張愷庭低音提琴獨奏會

本場音樂會的兩位青年音樂家張愷庭與黃奕瑜,在北藝大求學時期培養出深厚的音樂情誼與合作默契,時常與大家分享在台灣較少被演奏的低音提琴作品。這場音樂會的樂曲安排希望為大家傳遞低音提琴包羅萬象、多采多姿的音樂構思與樣貌。

低音提琴這個美麗的樂器有著非常多元、豐富且精彩的旅程,許多低音提琴演奏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曲家,為這個樂器拓展出豐富多彩、不同維度的音樂表達,本次安排的作曲家從塔巴科夫、庫塞維茲基、杜布農到玻特西尼,都是低音提琴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樂曲風格的編排則以聽覺和演奏技法相互交織,20世紀的現代演奏風格交織著遠古的旋律;19世紀的美聲風格交織著高難度的泛音技巧;像是在時光的迴廊裡,沈浸於千變萬化的景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演出曲目

Emil Tabakov (b. 1947): Motivy for Double Bass Solo
塔巴科夫:《動機》給低音提琴獨奏

Serge Koussevitzky (1874-1951): Concerto for Double Bass and Piano, Op. 3
庫塞維茲基:低音提琴協奏曲,作品三

中場休息

Richard Dubugnon (b. 1968): Sonata for Double Bass and Piano, Op. 44
杜布農:低音提琴奏鳴曲,作品四十四

Giovanni Bottesini (1821-1889): Introduction and Bolero for Double Bass and Piano 
玻特西尼:《波雷洛舞曲》給低音提琴與鋼琴

Giovanni Bottesini (1821-1889): Elegia No.1 in D major for Double Bass and Piano
玻特西尼:D大調第一號《悲歌》給低音提琴與鋼琴

演出者簡介
低音提琴/張愷庭

『九歲由王仲慧老師啟蒙便栽進低音提琴的世界;期盼凝聚音樂的力量,傳遞愛與美。』

為首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低音提琴博士候選人,先後取得北藝大音樂學士及音樂碩士學位,曾師事饒大鷗教授、傅永和教授,現師承張簡文婷教授。在校期間曾擔任北藝大弦樂團以及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低音提琴首席,隨團出訪香港藝術學院、東京音樂大學與韓國首爾大學,並加入由北藝學生創立的聚流室內樂集,希望能與聽眾分享更多低音提琴音樂的美好。

近年來積極朝新音樂與室內樂演奏發展,2023年參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聲鬥陣」創作新秀進駐計畫,首演台灣新生代作曲家王之筠作品《潘洛斯的誤讀》為擴音低音提琴與電聲;同年參與C-LAB「2023聲響藝術節開幕式:Diversonics」演出德國作曲家亞歷山大 · 舒伯特之作品《Hello》。

鋼琴/黃奕瑜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班鋼琴組。在學期間曾已術科總成績榜首考取中正國中音樂班,並以南區聯招鋼琴榜眼成績考取高雄中學音樂班。高中時期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雄市賽接連獲得鋼琴及雙簧管組前三名,代表高雄市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皆獲優等,並曾創下高雄中學音樂班成立以來唯一聽寫滿分的紀錄。

大學在校期間曾獲得北藝大關渡新聲優勝,最佳伴奏獎,以及種子室內樂經營培育計畫第一名,代表北藝大參與新音樂工作演奏坊赴日本東京音樂大學及韓國首爾大學交流演出。現致力於鋼琴合作,曾擔任韓國濟州國際銅管大賽鋼琴伴奏,並與天津茱莉亞音樂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等教授們皆有過合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