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石樂集樂壇新秀 《心之意嚮》高凡捷中提琴獨奏會

《心之意嚮》

在內心的深處,最令人感動、起雞皮疙瘩的那一刻是什麼?

對我而言,那就是中提琴的聲音。

本場音樂會以浪漫與抒情作為主軸,以講座音樂會的方式呈現,挑選19世紀至20世紀中提琴著名的小品,曲目皆不超過十分鐘。藉由中提琴溫暖的音色來創造歌唱性又充滿張力的聲響,同時也不失細膩、真摯的情感。

開場為葛雷祖諾夫夫〈悲歌〉以深沉又憂鬱的九八拍揭開序幕;接著是布魯赫〈浪漫曲〉,展現截然不同的性格,將中提琴獨特又溫暖的中音聲部表現的淋漓盡致;隨後是有著英國拉赫曼尼諾夫之稱的作曲家約克·包文的三首小品:〈浪漫曲〉、〈G弦上的旋律〉和〈C弦上的旋律〉,詩意的旋律結合中提琴兩條低音弦獨特的音域,展現這個樂器最迷人的音色;而畢瑟〈熱情的快板〉則以精湛的技巧搭配充沛的法式熱情為上半場畫上華麗的句點。下半場歐諾黑〈音樂會小品〉洋溢著沙龍音樂會的典雅氣息;壓軸則是阿根廷音樂大師皮亞佐拉的〈華麗大探戈〉,結合古典音樂與南美探戈元素,邀請觀眾一同體驗音樂與舞蹈的風采。

演出曲目:

Alexandre Glazounow (1865-1936): Elegy, Op. 44 
亞歷山大·葛雷祖諾夫:悲歌,作品44

Max Bruch (1838-1920): Romance, Op. 85 
馬克斯·布魯赫:浪漫曲,作品85

York Bowen (1884-1961): Romance in A Major, Op. 21, No. 1
約克·包文:浪漫曲,作品21,第1號

Henri Büsser (1872-1973): Allegro Appassionato, Op. 34
亨利·畢瑟:熱情的快板,作品34

中場休息

Léon Honnoré (1868-1930): Morceau de concert, Op. 23
雷昂·歐諾黑:音樂會小品,作品23

York Bowen (1884-1961): Melody for the G String, Op. 47
約克·包文:G弦上的旋律,作品47

York Bowen (1884-1961): Melody for the C String, Op. 51, No. 2
約克·包文:C弦上的旋律,作品51,第2號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Le Grand Tango
阿斯托爾·皮亞佐拉:華麗大探戈


演出人介紹:
中提琴/高凡捷

高凡捷,1999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管弦擊研究所,師事何君恆教授。於2022-2023年至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Zürcher Hochschule der Künste) 交換,師事 Diemut Poppen,現代音樂師承 Martina Schucan。擅長演奏當代音樂,積極投入演出及教學,參與多個室內樂、樂團、和跨領域製作演出。求學期間亦曾參與多次大師班受到 Gérard Caussé, Nobuko Imai, Szymanowski Quartet, Scott Lee, Jean-Baptiste Aguessy, Formosa Quartet, Garth Knox等指導。

現為聚流室內樂集(Trenber Chamber)、一人一故事劇場:迴印劇團(Inprint playback theater)團員。

演出經歷:

*2025年:以全額獎學金錄取琉森音樂節(Lucernce Festival Academy)演奏當代音樂和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aipei Music Academy and Festival) ;參與瑞士琉森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Hochschule Luzern) 現代音樂節,師承 Garth Knox。迴印劇團一人一故事劇場創團公演《行李箱》擔任樂手。樂興之時管弦樂團「日月潭花火音樂會」團員

*2024年:於12月在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舉辦個人畢業獨奏會、聚流室內樂集室內樂音樂會《昇華與變形》。擔任唐美雲歌仔戲團「星光版《孟婆客棧:世紀婚禮》」樂手

*2023年:參與 Bach-Leipzig 300古樂音樂節,演奏古中提琴與現代音樂,師承 Corina Golomoz, Sofia von Atzingen;於10月中與蘇黎世藝術大學弦樂團為期兩週在台灣巡迴演出。

*2022-2023年:榮獲教育部「學海飛颺」獎學金,至蘇黎世藝術大學(Zürcher Hochschule der Künste) 交換

*2022年:參與尼可樂全新夢境沈浸式演出《99.9%夢境測驗》,同年暑假在高雄正港小劇場演出結合戲劇、音樂、舞蹈的全新跨領域創作《野獸的咆哮》。

*2021年:音樂與肢體跨域劇場《音樂家的極限運動日常》;參與捌號會所 (Studio Acht) 舉辦的再壹波藝術節《綺麗萬花筒》新音樂音樂會。同年榮獲北藝大「種子室內樂菁英培育計畫」第一名。

*2020年:創作弦樂四重奏「虛掩的門」發表於大學畢業音樂會,大受好評。科技實驗劇場《後花園》、《後花園II》於北藝大戲劇廳和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演出。

*2019年:以全額獎學金錄取亞洲青年管弦樂團 (Asian Youth Orchestra) ;與新媒體藝術學系共同創作大型跨域製作《能量轉換》;前往日本參加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與東京音樂大學之交流音樂會。

*2018-2019年:VIVA VIOLA 黃心芸國際中提琴音樂節

鋼琴/賴沐甜

賴沐甜,桃園中壢人,自幼學習鋼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鋼琴主修,師事簡美玲教授。隨後赴美於辛辛那提大學音樂院(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llege-Conservatory of Music)取得作曲及鋼琴雙碩士學位,分別師事Michael Fiday教授與Soyeen Kate Lee教授。

在學期間,賴沐甜擔任聲樂鋼琴合作助教,協助聲樂系課堂與獨奏會之排練與演出,也擔任CCM的Starling Program少年音樂家計畫之鋼琴合作。其在校期間合作經驗涵蓋聲樂、弦樂、木管及銅管等多樣編制,並以細膩的音色與穩健的舞台表現深受師生肯定。

賴沐甜曾入選Bowdoin國際音樂節演出室內樂,並於學校Winstead 木管比賽榮獲最佳伴奏獎,活躍於校內外音樂舞台,返台後持續從事自由鋼琴合作與教學活動。